这个气缸筒是铸造的。钢瓶出厂后应进行时效处理,以完全消除铸造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如果时效时间短,在以后的操作中,加工后的气缸会变形。
气缸筒在工作过程中的应力非常复杂。除了静态载荷,例如气缸内部和外部气体之间的压力差以及安装在气缸中的各种部件的重量,在冷热条件下,它还承受从静叶流出的蒸汽对静止部分的反作用力和各种连接管对汽缸的作用力。在这些力的相互作用下,圆柱体容易发生塑性变形和泄漏。气缸筒负荷增减过快,特别是在快速启动、停机和工况变化时,温度变化大,汽缸升温方式不正确,停机检修时保温层过早打开,导致气缸和法兰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和热变形。气缸筒在机加工或补焊后产生应力,但气缸未经回火消除应力,导致残余应力大,在运行中产生永久变形。在安装或维修过程中,由于维修工艺和技术原因,内缸、汽缸隔板、隔板套、汽封套的膨胀间隙不合适,或凸耳压板的膨胀间隙不合适,操作后会产生巨大的膨胀力和气缸变形。
使用的气缸筒密封胶质量差,杂质过多或型号错误;如果气缸密封胶中有坚硬的杂质颗粒,将使密封面难以紧密结合。汽缸螺栓拧紧力不足或螺栓材质不合格。汽缸结合面的紧密性主要通过螺栓的拧紧力来实现。机组启停或负荷增减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和高温会导致螺栓应力松弛。如果应力不足,螺栓的预紧力将逐渐减小。如果气缸的螺栓材料不好,长期运行时,在热应力和气缸膨胀力的作用下,螺栓拉长,会发生塑性变形或断裂,拧紧力不足,导致气缸泄漏。气缸筒螺栓的拧紧顺序不正确。气缸螺栓一般从中间向两侧同时拧紧,即从垂直圆弧最大处或应力变形最大处开始拧紧。这样,变形最大处的间隙将转移到圆柱体前后的自由端,最后间隙将逐渐消失。如果从两侧紧固到中间,间隙将集中在中间,在气缸的接合表面上形成弓形间隙,从而导致蒸汽泄漏。